比率分析法是什么?財務比率的類型又有哪些呢?關于這兩個問題,下面就讓融躍小編來為您解答一下吧!
1.比率分析法是什么?
比率是兩數相比所得的值。任何兩個數字都可以計算出比率,但是要使比率具有意義,計算比率的兩個數字就必須具有相互聯系。比如,一個企業的產品年產量和職工人數有關系,通過年產量和職工人數這兩個數字計算出的比率,就可以說明這個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在財務報表中,這種具有重要聯系的相關數字比比皆是,可以計算出一系列有意義的比率,這種比率通常叫做財務比率。利用財務比率,包括一個單獨的比率或者一組比率,以表明某一個方面的業績、狀況或能力的分析就稱為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財務報告分析中的一種重要方法。由于比率是由密切聯系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關數字計算出來的,所以通過比率分析,往往可以利用一個或幾個比率就可以獨立地揭示和說明企業某一方面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或者說明某一方面的能力。比如,總資產報酬率可以揭示企業的總資產所取得的利潤水平和能力;投資收益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投資者的獲利能力,等等。比率分析法揭示信息的范圍有一定局限,只適用于某些方面。在實際運用比率分析法時,必須以比率所揭示的信息為起點,結合其他有關資料和實際情況,作更深層次的研究,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更好地為決策服務。因此,在財務報告分析中既要重視比率分析法的應用,又要和其他分析方法密切配合,合理運用,以提高財務報告分析的效果。
2.財務比率的類型
在比率分析法中應用的財務比率很多,為了有效應用,一般要對財務比率進行科學的分類。但目前還沒有公認的、權威的分類標準。美國早期的會計著作對某一年份財務報表的比率分類中,將財務比率分成五類:獲利能力比率、資本結構比率、流動資產比率、周轉比率和資產流轉比率。在這五種比率中又包括一些具體比率。這種分類現在已經不多見了。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編著的ACCA財務資格證書培訓教材《財務報表解釋》一書中,將財務比率分為獲利能力比率、清償能力比率、財務杠桿比率和投資比率四類。我國目前一般將財務比率分為四類,即獲利能力比率、償債能力比率、資產運用效果比率(亦稱營運能力比率)及獲現能力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