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年高考生填報志愿的時候了,今天融躍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金融學,以及大學金融專業要靠哪些證書?
什么是金融學?
金融學是從經濟學中衍生出的學科,主要是研究個人、公司、政府與其他機構如何募集和投資資金的學科。傳統的金融學領域有兩大方向,分別是宏觀層面上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
國內的金融學重視銀行體系和對外貿易,主要以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學為主,屬于宏觀金融;國外的金融重視證券和資本,主要學科為公司金融和投資學,屬于微觀金融,偏理。
而就目前美國研究生的課程設置來講,也可以看出中美金融專業的差別。
美國金融專業的碩士核心課程分別包括: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投資分析Investment Analysis、管理會計Managerial Accounting,統計學Basics ofStatistics以及計量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s(貨幣時間價值)等等。
1、金融入門易、深入難、做精做透勢比登天。
不像物理、數學這些大一就可以掛掉半個班的專業,金融常識初步理解起來是非常容易的。
像基金公司給客戶寫的投資者教育材料,在一個公式都沒有的情況下,基本上也能把“機會成本”、“時間價值”、“風險收益”這些概念講個八九不離十。
中國有1.5億股民,理論上其中每個人都已經在進行著金融實踐,但賺少賠多,真正能夠長期跑贏指數的基金經理仍然是高度稀缺的。
與很多基礎學科不同,金融學是以數學為基礎、經濟學為骨架、會計、法律為磚瓦的一個綜合性專業,這也是它難之所在。特別是近些年來,它還被其他學科滲透的很厲害。微觀領域的行為金融(心理學與金融學的交叉)是大熱門的方向;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投資領域的應用也產生了為人矚目的成果。我無從統計金融頂級期刊文章作者的本科專業背景,但我相信其中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學金融出身。
學習金融,你對它的入門之“簡”大可放心,但必須對其深入之“難”嚴加戒備。
2、任何行業都是有周期的,金融也不例外。
大部分人也談不上有多么高的學術理想,選專業的時候其實是在選一份未來職業。所以報志愿這一關是在搏人生最大的一個β。
中國金融行業是隨著國家資產負債表的快速擴張而發展的。到目前的階段,金融資產規模和金融行業利潤相對整個經濟體而言都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統計顯示,2000年-2016年,中國非金融資產增長了10.3倍;金融資產增長了13.8倍。金融資產增速顯著高于非金融資產,導致金融行業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快速上升。2019年一季度41家上市銀行利潤4722億,占到全部上市公司四成。“脫實向虛”、“金融成本侵蝕實體利潤”等方面的聲音一直不絕于耳。再加上最近強監管的趨勢,實際上金融行業受到的發展約束越來越大了。
3、金融業已經聚集太多的人才。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和我說,他們每年會去10個國內外指定的高校定點圈人做行業研究,有很多做數據挖掘、工程機械、生物醫藥的頂級博士生都會經常為了高薪放棄一流科研機構的offer。
基金業協會統計,私募基金全行業從業人員數量超過24萬人。同時根據美國SEC披露的美國私募基金數據,我國私募基金家數已經是美國的7倍,但單個管理人管理的平均規模只有美國的1/37。從成本收入配比來看,很多私募基金管理的規模已經無法支撐企業長期運營。
資產管理這個所謂專業性強一點的行業尚且如此,你知道AI和自動化設備已經在替代商業銀行多少人的飯碗嗎?
4、金融學專業真的在學“金融”嗎?
中國大部分金融學專業教育偏重宏觀系統,而非微觀實用。過于關注貨幣銀行而非公司財務、資產定價。出來如果不是直接進貨幣當局、監管機構或者做學術研究,其實不那么接地氣。然而那畢竟是少數,因此很多學生會反饋說課堂上學到的東西不如CFA教材里講的實用。
金融專業要考哪些證書?
1.標配類
畢業證、學位證
英語四六級證書
計算機二級證書
2.CFA
CFA是“特許金融分析師”(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的簡稱,是全球投資業里出名的嚴格,含金量很高的資格認證,被稱為金融第一考的考試,為全球投資業在道德操守、專業標準及知識體系等方面設立了規范與標準。
以下是各大金融投行內部CFA持證人數(數據來源于:CFA Institute):
JP Morgan Chase 1,780
UBS 1,463
RBC 1,451
Bank of America Merril Lynch 1,451
Wells Fargo 1,255
HSBC 1,232
Credit Suisse 1,003
什么是金融學?
金融學是從經濟學中衍生出的學科,主要是研究個人、公司、政府與其他機構如何募集和投資資金的學科。傳統的金融學領域有兩大方向,分別是宏觀層面上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
國內的金融學重視銀行體系和對外貿易,主要以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學為主,屬于宏觀金融;國外的金融重視證券和資本,主要學科為公司金融和投資學,屬于微觀金融,偏理。
而就目前美國研究生的課程設置來講,也可以看出中美金融專業的差別。
美國金融專業的碩士核心課程分別包括: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投資分析Investment Analysis、管理會計Managerial Accounting,統計學Basics ofStatistics以及計量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s(貨幣時間價值)等等。
1、金融入門易、深入難、做精做透勢比登天。
不像物理、數學這些大一就可以掛掉半個班的專業,金融常識初步理解起來是非常容易的。
像基金公司給客戶寫的投資者教育材料,在一個公式都沒有的情況下,基本上也能把“機會成本”、“時間價值”、“風險收益”這些概念講個八九不離十。
中國有1.5億股民,理論上其中每個人都已經在進行著金融實踐,但賺少賠多,真正能夠長期跑贏指數的基金經理仍然是高度稀缺的。
與很多基礎學科不同,金融學是以數學為基礎、經濟學為骨架、會計、法律為磚瓦的一個綜合性專業,這也是它難之所在。特別是近些年來,它還被其他學科滲透的很厲害。微觀領域的行為金融(心理學與金融學的交叉)是大熱門的方向;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投資領域的應用也產生了為人矚目的成果。我無從統計金融頂級期刊文章作者的本科專業背景,但我相信其中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學金融出身。
學習金融,你對它的入門之“簡”大可放心,但必須對其深入之“難”嚴加戒備。
2、任何行業都是有周期的,金融也不例外。
大部分人也談不上有多么高的學術理想,選專業的時候其實是在選一份未來職業。所以報志愿這一關是在搏人生最大的一個β。
中國金融行業是隨著國家資產負債表的快速擴張而發展的。到目前的階段,金融資產規模和金融行業利潤相對整個經濟體而言都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統計顯示,2000年-2016年,中國非金融資產增長了10.3倍;金融資產增長了13.8倍。金融資產增速顯著高于非金融資產,導致金融行業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快速上升。2019年一季度41家上市銀行利潤4722億,占到全部上市公司四成。“脫實向虛”、“金融成本侵蝕實體利潤”等方面的聲音一直不絕于耳。再加上最近強監管的趨勢,實際上金融行業受到的發展約束越來越大了。
3、金融業已經聚集太多的人才。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和我說,他們每年會去10個國內外指定的高校定點圈人做行業研究,有很多做數據挖掘、工程機械、生物醫藥的頂級博士生都會經常為了高薪放棄一流科研機構的offer。
基金業協會統計,私募基金全行業從業人員數量超過24萬人。同時根據美國SEC披露的美國私募基金數據,我國私募基金家數已經是美國的7倍,但單個管理人管理的平均規模只有美國的1/37。從成本收入配比來看,很多私募基金管理的規模已經無法支撐企業長期運營。
資產管理這個所謂專業性強一點的行業尚且如此,你知道AI和自動化設備已經在替代商業銀行多少人的飯碗嗎?
4、金融學專業真的在學“金融”嗎?
中國大部分金融學專業教育偏重宏觀系統,而非微觀實用。過于關注貨幣銀行而非公司財務、資產定價。出來如果不是直接進貨幣當局、監管機構或者做學術研究,其實不那么接地氣。然而那畢竟是少數,因此很多學生會反饋說課堂上學到的東西不如CFA教材里講的實用。
金融專業要考哪些證書?
1.標配類
畢業證、學位證
英語四六級證書
計算機二級證書
2.CFA
CFA是“特許金融分析師”(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的簡稱,是全球投資業里出名的嚴格,含金量很高的資格認證,被稱為金融第一考的考試,為全球投資業在道德操守、專業標準及知識體系等方面設立了規范與標準。
以下是各大金融投行內部CFA持證人數(數據來源于:CFA Institute):
JP Morgan Chase 1,780
UBS 1,463
RBC 1,451
Bank of America Merril Lynch 1,451
Wells Fargo 1,255
HSBC 1,232
Credit Suisse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