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產按照其質量的分類。為了便于對企業的各項資產按質量進行分類,可以簡單的以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其變現價值或被進一步利用的潛在價值(可以用資產的可變現凈值或公允價值來計量)之間的差異來對其進行較為準確的衡量。資產按照其質量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按照賬款價值等金額實現的資產,主要包括企業的貨幣資金。
第二類:按照低于賬面價值的金額貶值實現的資產,是指賬面價值較高,以及其可變現價值或被進一步利用的潛在價值(可以用資產的可變現凈值或公允價值來計量)較低的資產。這些資產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短期債權,主要包括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
2.部分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能夠隨時變現并且持有時間不準備超過一年的企業短期投資。
3.部分存貨,在企業的報表披露上,存貨可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它可以反映企業對其自己的存貨跌價(貶值)的認識。因此,可以說,存貨跌價準備在質量方面的含義是反映了企業對其存貨貶值程度的認識水平和企業可接受的貶值水平。
4.部分長期投資,為了揭示導致長期投資貶值的因素,企業可以在其資產負債表中計提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5.部分固定資產,它反映的是企業的設備和技術水平。一個企業固定資產的質量主要體現在其被進一步利用的質量上。
6.純攤銷性的“資產”,是指那些由于應計制的要求而暫作“資產”處理的有關項目,包括長期待攤費用等項目。
第三類:按照高于賬面價值的金額增值實現的資產,是指那些賬面價值較低,而其變現價值或被進一步利用的潛在價值(可用資產的可變現凈值或公允價值來計量)較高的資產,主要包括:
1.大部分存貨,對于制造業企業和商品流通企業,其主要經營與銷售的商品就是存貨。因此,其大多數的存貨應該是按照高于賬面價值的金額增值來實現。
2.一部分對外投資,從總體上來看,企業的對外投資應該是通過轉讓或者收回投資、持有并獲得股利或者債權投資收益等方式來實現增值。
3.部分固定資產和生產性生物資產,企業的大部分固定資產和生產性生物資產都應該而且必須通過經營運用的方式實現增值。
4.賬面上未體現凈值,但可以增值實現的“表外資產”,那些因會計處理的原因或計量手段的限制而未能在資產負債表中體現凈值,但可以為企業在未來做出貢獻的資產項目,主要包括:
1).已經提足折舊,但是企業仍然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2).企業正在使用的,但是已經作為低值易耗品一次攤銷到費用中去、資產負債表中沒有體現價值的資產。
3).已經成功地研究和部分已經列入費用的開發項目的成果。
4).人力資源,它是企業最重要的一項無形資產。只是目前的財務會計依然有困難將人力資源作為資產進入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因此,了解和分析企業人力資源的質量只能借助于非貨幣因素的分析。
(二)對資產質量進行分析的常用方法。
1、資產結構細化分析法。
資產可以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其他資產(含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等板塊;這四大類資產又可以細化分成若干子資產以及更細的資產。因此,分析這些塊、子、細資產之間相互所占的比重,能夠比較直觀地反映出資產結構是否合理、是否有效的內涵。
例如,分析總資產中流動資產同固定資產所占比重,如果固定資產比重偏高,則會削弱營運資金的作用;如果固定資產比重偏低,則企業發展缺乏后勁。分析流動資產中結算資產和存貨資產所占比重,如果結算資產的比重過高,則容易出現不良資產,其潛在的風險也越大。分析存貨時,庫存商品(產成品)雖是保證商品經營的物質條件,但應進一步分析其中適銷對路、冷背呆滯、殘損變質等各占的比例。
在采用比重法的同時還可采用比率法作補充。此方法包括如下指標:
1).資產增長率,計算企業本年總資產增長額與年初資產總額的比率,來評價企業經營規模總量上擴張的程度。
2).固定資產成新率,計算當期平均固定資產凈值與平均固定資產原值的比率,來評價固定資產更新的快慢程度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3).存貨周轉率,計算企業一定時期銷售成本與平均存貨的比率,來評價存貨資產的流動性和存貸資金占用量的合理性。
4).應收賬款周轉率,計算企業一定時期內銷售收入與平均應收賬款余額的比率,來評價應收賬款的流動速度。
2、現金流量分析法。
貨幣資金是資產中最為活躍又時常變動的資產。現金流量信息能夠反映企業經營情況是否良好,資金是否緊缺,資產質量優劣,企業償付能力大小等重要內容,從而為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管理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
第一類:按照賬款價值等金額實現的資產,主要包括企業的貨幣資金。
第二類:按照低于賬面價值的金額貶值實現的資產,是指賬面價值較高,以及其可變現價值或被進一步利用的潛在價值(可以用資產的可變現凈值或公允價值來計量)較低的資產。這些資產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短期債權,主要包括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
2.部分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能夠隨時變現并且持有時間不準備超過一年的企業短期投資。
3.部分存貨,在企業的報表披露上,存貨可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它可以反映企業對其自己的存貨跌價(貶值)的認識。因此,可以說,存貨跌價準備在質量方面的含義是反映了企業對其存貨貶值程度的認識水平和企業可接受的貶值水平。
4.部分長期投資,為了揭示導致長期投資貶值的因素,企業可以在其資產負債表中計提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5.部分固定資產,它反映的是企業的設備和技術水平。一個企業固定資產的質量主要體現在其被進一步利用的質量上。
6.純攤銷性的“資產”,是指那些由于應計制的要求而暫作“資產”處理的有關項目,包括長期待攤費用等項目。
第三類:按照高于賬面價值的金額增值實現的資產,是指那些賬面價值較低,而其變現價值或被進一步利用的潛在價值(可用資產的可變現凈值或公允價值來計量)較高的資產,主要包括:
1.大部分存貨,對于制造業企業和商品流通企業,其主要經營與銷售的商品就是存貨。因此,其大多數的存貨應該是按照高于賬面價值的金額增值來實現。
2.一部分對外投資,從總體上來看,企業的對外投資應該是通過轉讓或者收回投資、持有并獲得股利或者債權投資收益等方式來實現增值。
3.部分固定資產和生產性生物資產,企業的大部分固定資產和生產性生物資產都應該而且必須通過經營運用的方式實現增值。
4.賬面上未體現凈值,但可以增值實現的“表外資產”,那些因會計處理的原因或計量手段的限制而未能在資產負債表中體現凈值,但可以為企業在未來做出貢獻的資產項目,主要包括:
1).已經提足折舊,但是企業仍然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2).企業正在使用的,但是已經作為低值易耗品一次攤銷到費用中去、資產負債表中沒有體現價值的資產。
3).已經成功地研究和部分已經列入費用的開發項目的成果。
4).人力資源,它是企業最重要的一項無形資產。只是目前的財務會計依然有困難將人力資源作為資產進入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因此,了解和分析企業人力資源的質量只能借助于非貨幣因素的分析。
(二)對資產質量進行分析的常用方法。
1、資產結構細化分析法。
資產可以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其他資產(含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等板塊;這四大類資產又可以細化分成若干子資產以及更細的資產。因此,分析這些塊、子、細資產之間相互所占的比重,能夠比較直觀地反映出資產結構是否合理、是否有效的內涵。
例如,分析總資產中流動資產同固定資產所占比重,如果固定資產比重偏高,則會削弱營運資金的作用;如果固定資產比重偏低,則企業發展缺乏后勁。分析流動資產中結算資產和存貨資產所占比重,如果結算資產的比重過高,則容易出現不良資產,其潛在的風險也越大。分析存貨時,庫存商品(產成品)雖是保證商品經營的物質條件,但應進一步分析其中適銷對路、冷背呆滯、殘損變質等各占的比例。
在采用比重法的同時還可采用比率法作補充。此方法包括如下指標:
1).資產增長率,計算企業本年總資產增長額與年初資產總額的比率,來評價企業經營規模總量上擴張的程度。
2).固定資產成新率,計算當期平均固定資產凈值與平均固定資產原值的比率,來評價固定資產更新的快慢程度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3).存貨周轉率,計算企業一定時期銷售成本與平均存貨的比率,來評價存貨資產的流動性和存貸資金占用量的合理性。
4).應收賬款周轉率,計算企業一定時期內銷售收入與平均應收賬款余額的比率,來評價應收賬款的流動速度。
2、現金流量分析法。
貨幣資金是資產中最為活躍又時常變動的資產。現金流量信息能夠反映企業經營情況是否良好,資金是否緊缺,資產質量優劣,企業償付能力大小等重要內容,從而為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管理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